10月,高新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率先在水逸慷桥小区落地。近日,希望晚报-开屏新闻记者走访发现,水逸康桥小区大部分居民已知道垃圾要分类投放,也很愿意尝试做垃圾分类,但有居民反映目前垃圾分类的末端处理并未完善。
从水逸康桥小区正门进入,就能看到右边摆放了四个颜色不同的传统垃圾桶,小区的绿化带里也立着不少印有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的牌子。记者转了一圈,发现水逸康桥小区一共有四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,大的两组,小的两组,居民可以通过刷卡、人脸识别和微信扫码三种方式进行垃圾投箱。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系统分可回收垃圾、其他垃圾、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。分别推开每个垃圾箱的小窗,可以看见垃圾箱中的垃圾大多数是按正确分类投放的,只有极少数垃圾投错了地方。
小区住户白先生说,他一直都有做垃圾分类,平时觉得垃圾分类也挺简单的,对照着垃圾桶上的标识分别投放就好,每个周末物业和环保公司也会有人在做垃圾分类的宣传。
家住小区8栋的吴女士说,垃圾分类对她来说很难,人老了不太会用手机,只能办张卡来刷卡投放垃圾;虽然小区物业和环保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有教过垃圾该如何分类,但还是会忘记,所以经常丢错。面对传统的垃圾桶,她可以把所有垃圾一股脑地全扔进去,但是面对智能回收器时,她只能先把垃圾一类一类地分好再进行分别投放。吕女士说,他们回收的时候又把垃圾摆在一起,所以不仅要分类投放,关键的是分类运送处理。